综合应用能力热点:多管齐下 保障休息权
从《劳动法》的出台到《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的下发,都在体现着政府对于职工休息权的保护;但是法律的落实却困难重重。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依旧是劳动密集性企业,需要大量人员加班才能保障收入,同时社会评判个人成功的标准唯物质论让我们不断的加班,另外,个人为了改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的加班,最终导致加班问题严峻。所以我们必须要对症下药才能根治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法治保障权利,个人调整心态实现休息权的保障。
法律兜底让员工敢于休息。劳动法出台为员工的休息权提供了法律依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意见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员工的休息权。但是,我们发现员工的休息权并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比如在互联网公司经常存在以封闭开发为由变相加班,侵占员工休息时间的现象。如果任由这一现象继续发展,法律条文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员工的休息权就难以得到保障,会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也会损害到员工的身体健康,更有可能导致员工猝死。如果我们能够让法律成为企业经营的准绳,切实保障员工的休息权益,员工的工作效率必定会大幅提升,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坚持依法办事,保障员工的休息权,让企业获得可期的效益。
释放改革红利让员工有钱休。员工不休息的原因在于一是,没钱休息,我们只有以改革释放红利,降低所有人的生活成本,才能让员工有更多的“闲钱”用于休息;二是,企业没钱让员工休息,员工休息时企业要付出人力成本或招聘新人顶替岗位,这些都要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我们唯有依靠推进改革,释放红利,降低企业用工所需的社保成本,才能让企业敢于招人,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休息。正如,芬兰通过给予补贴的方式,让员工有钱休,中国发展至今改革红利积累很多,我们也唯有释放出这些红利,才能让员工有钱休。由此可见,释放红利是保障休息权的关键一环。
调整心态让员工乐于休。母亲为了生活舍弃孩子一直加班;父亲为了生计放弃陪伴频繁加班;青年为了物质透支身体不断加班。原因在于我们过分看重物质而忽视了生活中应有的亲情、陪伴和路边风景,甚至是自己的灵魂。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慢下来,自在有为的生活记不得的。如果我们想要自在有为的生活,我们就要重新找回应有的亲情、陪伴、风景、灵魂,而这些依赖于我们慢慢走、慢慢看,慢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休息。由此可见休息对于个人来说要重新把生活定为在精神追求而不是物质追求。所以,我们自己也要调整心态,才能乐于休息。
十一黄金周,人山人海的旅游大军暴露出带薪休假制度的不完善,选择宅在家里看人山人海,更多是因为没钱出门游玩,还有一些人选在在工作岗位上坚守,除了奉献以外,也有人是为了三倍工资。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法律的不完善、改革红利没有普及所有人、个人对物质的过分追求都在限制着休息权的落实。所以我们通过法律兜底、释放红利,调整心态,推进休息权的落地,从而带动经济发展,让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