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要求】
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
【提问方式】
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表述、分析、介绍等)的是
这段话的主旨(中心论点、主题)是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下列表述最能概括(反映)上述文字内容(主旨)的是
与这段文字主旨无关的是
【解题思路】
1.有主旨句——同义替换
2.无主旨句——全面概括
(一)行文脉络法
1.总分2.分总3.总分总4.分总分5.分分
(二)关联词法
转折关系
1.概念:后一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2.代表词汇:
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却……然而……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但是(但)可是(可)不过只是
3.例句:妈妈爱静,爸爸却爱动,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递进关系
1.概念:由有两个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
2.代表词汇: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
不但不……反而……
连……也…..
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
3.例句:他不但成绩优秀,而且品德更好。
因果关系
1.概念: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表示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出现的原因或结果。
2.代表词汇:
因为……所以……要是……那么……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因此因而
3.例句:因为这本书写的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必要条件关系
1.概念:正句提出一个必要条件,偏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表示事情或动作的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2.代表词汇
只有……才……除非……才……
务必必须需要应当应该
3.例句: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并列关系
1.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的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2.代表词汇:
又……又……一边……一边……
有时候……有时候……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有的……有的……
一方面……一方面……那么……那么……
不是……而是是……不是……
也又还同时
3.例句: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又)高大,(又)庄严。
更多资讯请关注陕西信恒教育官(www.chinaxhjy.com)或者陕西信恒微信公众号(xinheng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