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中,如果我们能够经常谈及一些社会热点,这将更加有利于彰显我们的个人素养,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在面试中推陈出新,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进而取得面试高分。
船舶原理研究的开拓者→何友声院士
观历史,一个道理显而易见:舰船舶建造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我国海疆的安危。中国船舶工程底子非常薄弱,何老为改变这一现状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年华,开辟了水翼理论这一研究领域,以此为基础开发的水翼性能理论计算方法被沿用至今;他在空泡流、空泡脉动特性、物体出入水过程的复杂流动机理和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中国的水下武器跻身世界前列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17年1月17日凌晨,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声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为能看一眼那浩渺的星空,南仁东教授用尽了一生。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为几百年前中国痛失海权而懊悔不已,但拦在我们进取路上的不是海洋,而是我们自己。南仁东,一位非主流的科学家,从90年代开始,随着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全球信号环境日益恶化。不少科学家提出,在环境恶化到无以复加的情况之前,建设大型射电望远镜,接收宇宙信号。此后南仁东一直为建设FAST奔走,为了建设一座天眼找遍全国土地,最终在贵州山区找到了合适的场地。为了能说服决策层立项连一个PPT都要字字斟酌,立项之后,南教授吃住都在工地上,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就用泡面下饭。2016年7月3日,正在贵州平塘建设的FAST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完成吊装。2017年9月15日晚,南教授因病逝世,与星辰同眠。
激光陀螺专家→高伯龙
院士1944年作为学生军的一员投身于抗日战争中,但因为战役接近尾声未能走上战场。1945年战争结束后继续求学。上世纪60年代,美国研发出了全球第一台激光陀螺仪,成为了导航界的革命。在钱学森归国时,钱学森用手绘出了激光陀螺仪的原理,交给国家,希望国家能加紧研制。这就是中国军工上著名的钱学森密码。高院士作为中国激光陀螺仪专家,参与了中国第一台激光陀螺仪的研发工作。
1994年11月8日,我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诞生,至此解开了钱学森密码,继美、法、俄之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此后高院士将其一生奉献给了中国导航事业,为中国精确制导武器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高院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后陕西信恒教育希望各位考生能够金榜题名,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