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事业单位 >> 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 事业单位综合 >>>> 查看详情

犯罪-犯罪构成要件

一、犯罪-犯罪构成要件知识点

  任何犯罪都包括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一)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如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具体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条件。

  危害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

  1.作为

  作为,即积极的行为,是指以积极的身体举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作为是危害行为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刑法中绝大部分犯罪一般情况下通常以作为的形式实施,如故意杀人罪、放火罪等;许多犯罪只能以作为形式实施,如抢劫罪、盗窃罪、强奸罪等。

  2.不作为

  不作为,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成立不作为犯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义务;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二、犯罪-犯罪构成要件相关练习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多选题)

  A.犯罪主体、犯罪客体

  B.犯罪意图

  C.犯罪客观方面

  D.犯罪主观方面

  【解析】ACD

  一、犯罪-犯罪构成要件知识点

  (三)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犯罪主体中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考虑到未成年人既有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一面,又有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的一面,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犯罪-犯罪构成要件相关练习题

  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l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解析】C

  一、犯罪-犯罪构成要件知识点

  (四)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1.犯罪的故意

  犯罪的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在这种心理态度支配下实施的犯罪就属于故意犯罪。

  犯罪的故意有两种,一是直接故意,二是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有两个特征: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②行为人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这种结果发生。

  (2)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也有两个特征: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②行为人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3)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异同点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异同点如下表所示:


  二、犯罪-犯罪构成要件相关练习题

  果农胡某为防止苹果被盗,在果园周围私拉电网,导致戴某偷果时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胡某对戴某死亡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直接故意

  D.间接故意

  【解析】D



友情链接: 陕西公务员考试培训 陕西人事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局 中国人事考试网 公考成绩查询

在线咨询:19929070300
门店地址:西长安街盛世商都C座4楼
营业时间:8:30-17:30
Copyright © 2017-2024信恒教育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80094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