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来看看下面这道题:
【例】上课时,老师带了一块矿石来,让甲、乙、丙三位学生辨认。甲说:“这不是铁,也不是铅。”乙说:“这不是铁,而是铜。”丙说:“这不是铜,而是铁。”老师总结道:“三个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还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以下哪项为真?()
A.这块矿石是锡B.这块矿石是铜C.这块矿石是铅D.这块矿石是铁
解析:通过老师的话我们可以得知在6句话中总共是三真三假。再观察这几句话我们会发现,乙、丙说的话都是围绕铁、铜来进行的,关联性较强,可以优先关注。而在这两个人说的四句话中,乙说的第一句话“这不是铁”与丙说的第二句话“这是铁”互为矛盾,双方必有一真一假;同理,乙说的第二句话与丙说的第一句话也互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总体上来看,乙、丙说的话已经出现了两真两假,而题干告诉我们总共就三真三假,所以甲说的话只能是一真一假,即甲就是那个“两个判断一对一错”的人,则乙、丙两人一个全对、一个全错。那么,乙说的“这是铁”和丙说的“这是铜”一定有一句是是对的,也就是说这种矿石要么是铁,要么是铜,不可能是其他的东西,则甲说的第二句话“这不是铅”就一定为真。而在前面我们已经判断出甲说的两句话必有一真一假,现在确定第二句一定为真,那么第一句“这不是铁”就一定为假,那么事实就是它的矛盾“这是铁”,故答案选D。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发现,朴素逻辑里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形式如何变化,解题的核心思路是不变的。同学们也可以积累“半真半假”的另一种出题形式,在考场上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