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跟职务相关的罪名大家会想到贪污罪、渎职罪、受贿罪等等。这些罪名看似容易分辨,其实还是需要详细的从犯罪构成角度认真的分析,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详细的了解一下什么是受贿罪。
一、受贿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下面围绕犯罪构成角度给大家详细的进行说明:
(一)犯罪客体
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受贿罪的实质在于以公权交换私利。
(二)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即自己职务上主管、分管、负责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本罪的行为对象是他人财物,这里的财物应当作适当的扩大解释,不仅指有形的可以用金钱计量的钱物。也包括无形的可以用金钱计量的物质性利益,如债权的设立、债务的免除以及其他形式的物质性利益,但不包括诸如提升职。
(三)犯罪主体
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四)犯罪主观方面
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受贿罪的认定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出题者经常以受贿罪为出题背景,设置陷阱迷惑各位考生,所以我们的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如何去认定受贿罪。
(一)划清受贿行为与接受馈赠的界限
两者性质不同,其主要区别是:受贿是谋私利的犯罪行为;馈赠是亲友或一般同志之间联络情谊的表现,是无条件的赠与,是合法的民事行为。受贿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客观上往往采取隐蔽的、不正常的方式进行;馈赠是正常的礼尚往来行为,没有利用职务之便的情况,而且都是以公开的、正常的方式进行。但如果借接受馈赠之名,行受贿之实,则应以受贿罪追究责任。
(二)划清受贿与获取合理报酬的界限
国家工作人员在法律、政策和行政纪律允许的范围内,或者利用业余时间;休假时间,用自己的劳动为他人临时进行某项工作或提供某项服务,而获得合理劳动报酬,不属受贿行为。如果是违反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而从中收受贿赂的行为,属受贿行为。
(三)划清受贿罪与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国家工作人员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从而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名,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但并没有而且也不打算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不构成受贿罪,应以诈骗罪论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勒索有求于己的人的财物,属于索贿行为,应以受贿罪论处。国家工作人员以要挟、威胁的方式勒索他人财物,但并没有利用职务之便的,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而不构成受贿罪。
(四)划清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界限
两罪在主观方面、客观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区别是:(1)主体不同。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受贿的,以受贿罪论,不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2)客体有所不同。受贿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
(五)划清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受贿罪与贪污罪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牟利犯罪,都具有渎职性与贪利性的双重特色。其主要区别是:(1)犯罪主体的范围有所不同。受贿罪仅限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还包括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2)犯罪目的的内容不同。贪污罪在主观上以非法占有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为目的;受贿罪在主观上则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他人或者其他单位的公私财物为目的。(3)行为对象不同。贪污罪的行为对象是公共财物;受贿罪的对象既包括公共财物,也包括公民私有的财物。(4)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使用侵吞、窃取、骗取等方法,非法占有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受贿罪则是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