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事业单位 >> 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 事业单位公基 >>>> 查看详情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知识点梳理

1.宏观经济学概念

  宏观经济学一词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一词而言的,它主要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它与就业密切相关)和价格水平,以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及其原因。决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重要因素。所以,宏观经济学也研究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2.宏观经济的目标和手段

  一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有:保持实际国民产出的高水平和持续稳定增长、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和稳定价格水平。这三个宏观经济目标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经济目标的变动,很可能影响到其他经济目标的实现。

  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政府开始利用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促使经济达到上述目标。这些调控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财政政策指控制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政策,它包括政府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政策。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可以间接地对市场利率进行调节从而对私人投资施加影响。

  3.主要宏观经济变量

  (1)国民产出

  衡量国民产出的经济指标有多个,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净值(NDP)和国民收入(MI)。现代宏观经济学中,最为常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额。按照计算时采用的是现行价格还是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分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2)就业和失业

  劳动力是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在人口总数中只有一部分是劳动力,未成年人、在学校学习、退休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人都不包括在劳动力中。

  就业人数指全日工作的成年人的数量。失业人数指没有工作但却在积极寻找工作的成年人的数量。失业率表示在劳动力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数)×100%

  (3)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是指社会中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通常用某些价格指数来衡量,主要有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其中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GDP)包括了整个社会中所生产的一切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可以最全面地衡量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即物价上涨率,它指某种价格指数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增长的百分数。

  最后信恒教育希望各位考生能够金榜题名,早日上岸!

友情链接: 陕西公务员考试培训 陕西人事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局 中国人事考试网 公考成绩查询

在线咨询:19929070300
门店地址:西长安街盛世商都C座4楼
营业时间:8:30-17:30
Copyright © 2017-2025信恒教育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8009491号-1